“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行,转发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结合上学期寒假过程姚小玲教授做的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的主题报告,本学期建筑工程学院将所学所想积极落实到实践当中,在所开课程当中选取多门课程作为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先锋队,以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效果,3月12号下午4点苏宝胜院长与所选课程老师针对如何切实有效地在所授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进行了沟通交流。
六位与会老师在交流过程中积极发言,针对如何在所授课程中贯穿德育教育进行了分享。其中董伟强老师指出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多思考多总结,将自己的做法和经验要及时记录整理,形成一套理论性和实践性兼顾的教育体系,另外自己的这门课要将行业发展前沿的知识分享给学生,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赵晓茜老师针对自己《建筑法规》这门课提出知识讲授的影响力是短暂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确实深远的,在本门课程中要培养学生爱国、诚信等品德,并会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学生进行实例教学,强化德育教育效果;党彦老师则计划从视频学习、现场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方法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周永娜老师指出专业老师要做好课程思政教育首先自身要加强理论学习,多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自身德育教育的素养,另外准备在课程当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指导学生做好人生和职业规划、将招投标过程中的公开、公平、公正精神作为本门课思政教育的主线;崔芹芹老师从给排水的角度谈到了节水、绿色、低耗等思政教育的想法,要多利用实践教学强化教育效果,积极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刘焕胜老师则表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要以身作则,加强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
交流会最后院长对本次交流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希望全体与会老师加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讲话精神,要在全院发挥带头作用,切实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将学校“强化质量意识 创建百年名校”精神落实到实处。